2017年8月23日 星期三

彌補修復我們共同的家,需要公園生態分區管理?!

樹鵲在枝頭嘎嘎叫嘎嘎叫,彷彿和我們一同參與這場觀念翻轉的盛會。陳德鴻老師的粉絲們坐在樹下聆聽老師溫暖宏亮的聲音、用堅毅的神情訴說著分區管理維護的重要價值。


823日下午2時,炎熱的午後,走出服務中心冷氣房,左邊放眼望去是水泥硬舖面的人造設施,日頭曬得石板熱烘烘;右邊是有地被植物、植草磚、樹木遮蔭的半人為景觀環境。好在,我們選擇的是右邊的路徑,跟著大師的腳步出發探索松菸的生態環境。不同於前兩場的導覽內容,陳老師和我們分享的是更高層次的分區管理的觀念。

野生物X人類

里仁聽了老師的解說,心裡非常的認同,【分區】,是為了提供給野生物棲息躲藏的安全環境,是低頻度干擾,且能維持其必要生存所需的區域,因為,都市環境和荒郊野外的微氣候環境不同,生活在此的野生物,勢必面臨較大的生存威脅,所以需要有一個讓牠們能夠安心居住繁衍後代的區域,這樣的區域可以稱為生態保護區(或復育區)”,而此區域和人為密集活動的區域之間則需要有足夠的緩衝距離,這個距離可以稱為緩衝區

【分區管理】,就是依生物和人類使用需求劃設不同的區域進行維護管理,舉如生態保護區(復育區),就要避免非維護人員進入干擾,此外因為都市裡的自然環境受限於空間及周圍人造設施的影響,是需要定期進行該區域的棲地環境整理,例如抑制強勢物種的生長、保有枯枝落葉提供生物及土壤營養所需,允許原生物種自然長出的機會,以維持生物有更好的覓食條件,達成動態平衡的狀態。
池岸邊栽植多層次植被可以增加生物安全的隱蔽空間

構樹甜蜜蜜的果實提供鳥兒有更好的覓食條件

當然,如果是以人為景觀為主的活動環境,講求整齊的視覺感受,則需要較高頻度的修剪管理,移除枯枝落葉,維持特定的景觀風格和鮮明色彩。

水池的危機與轉機

我們可透過浮島設置和清除外來種,改變松菸的水池生態條件與景觀美質。以水池目前的狀態來說,池內可看到許多肥大的錦鯉、草魚、吳郭魚、泰國線鱧,這些物種對池中的挺水和浮葉植物生長有很大的衝擊,所以,水池面幾乎看不到水生植物,想要維持池中的生態景觀,這些強勢的物種就需要透過民眾參與共同移除,此外還可以規劃種植如台灣萍蓬草等原生水生植物的體驗,而水岸邊則持續保存風箱樹、穗花棋盤腳、饅頭果等優良護岸喬木,形塑更優良的棲地環境。民眾參與的目的是為了透過參與過程,傳達和教育民眾放生的嚴重性,以及認識原生植物與生物多樣性的好處。
池內目前有許多強勢外來種的魚類棲息,造成生態單一化。

為了我們的下一代?

在都市中,我們所見所聞的景觀,多半是被設計安排出來的。就像松菸水池隔條巷道與民宅相互比鄰,為了保有景觀美質同時兼顧生態環境,水池邊的植物有了複層栽植的設計構思,樹底層較密的綠籬即可成為人與野生物間良好的屏障。正當陳老師解說水池生態需求的時候,恰巧附近一位居民被人群吸引而來,聽著老師的解說,也反映她以人為中心的觀感,認為水池邊的野草太多、侵入水域、觀感不佳,陳老師細心耐心巧妙的告訴她,李氏禾*(優勢的水生禾草)存在的必要性,以及維護管理應有的頻率,也告知這些植物對野生物躲藏棲息是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,更語重心長的關心我們的下一代,能否還有機會接觸自然、看見這些生態資源?也以日本、澳洲等國家的海鷗為例,說明人和生物之間相互信賴的安全距離。雖然不知該位婦人能否體會,但相信某個時機成熟時,這個觀念種子是會被啟發的。


邁向環境教育場域


好的水池和綠地環境,一定會提升遊客到訪率(和在地房價~迷之音XD)。期待松菸可借鏡榮星公園守護志工的成功案例,其經營管理單位也可透過公眾參與,將周邊的居民邀請一同參與愛護鄰家生態綠地的系列活動,經由體驗教育課程的辦理,進行棲地養護工作,舉如清除強勢外來物種(泰國線鱧…)、種植原生植物營造水池環境多樣性、參與導覽解說活動等,唯有實際參與了解環境的變化,才會更懂得珍惜這難能可貴的綠地資源,相信松菸也能成為自然與人文教育兼具的文化場域。
  

  
池岸步道邊有許多台灣原生的水岸植物,例如風箱樹、穗花棋盤腳、水柳、饅頭果(客家鄉親水岸保護的神器)、九芎等,提供花果實供人欣賞、提供鳥和昆蟲食果採蜜,有著重要的生態地位。這些珍貴的水岸植物正值花期果期,歡迎大家前來提升心靈發現美好事物。


認識松菸的水岸植物和原生植物

用充滿韌性、生命力生存著,等待下一場雨來臨,再次萌發新葉! ~與郭城孟教授"散步松菸。生態行旅"後記~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, Blogger...